• <code id="k4n9m"></code>
    <th id="k4n9m"><option id="k4n9m"></option></th>

    <strike id="k4n9m"></strike>

    “表里如一”還是“虛有其表”

    ——和田玉子料新型作假方法解密

    0

    時間:2023-11-01 18:04:00 來源:珠寶國檢

    和田玉子料因其獨特的品質以及極低的產出量,備受消費者和收藏家喜愛。和田玉子料中有一種“白皮料”,其表面因風化原因導致結構疏松而呈現白色皮殼特征,有些風化嚴重的原石稱為“賭石”。

    近日,珠寶國檢集團(NGTC)蘇州實驗室收到一塊經過“開窗”的和田玉子料原石(圖1),肉眼觀察樣品的整體皮殼特征與天然和田玉子料非常相似,“開窗”處玉質細膩、白度較高,“白皮”部分光澤較強、質感光滑細膩。


    圖片

     圖1 “和田玉子料”原石

    經紅外光譜測試,該樣品“開窗”處為和田玉,“白皮”部分除過和田玉的特征峰以外,還出現了疑似人工材料的特征吸收峰(圖2、圖3)。

    圖片

    圖2 樣品“開窗”部分為和田玉

    圖片

    圖3 樣品“白皮”部分紅外光譜異常

    使用小刀在樣品“白皮”部分進行刻劃,發現樣品表面的“白皮”很容易就可以劃動并脫落(圖4)。將“白皮”粉末進一步測試分析,發現“白皮”主要由透閃石和環氧樹脂組成(圖5)。

    圖片

    圖4 樣品“白皮”部分很容易刻劃

    圖片

    圖5 “白皮”粉末紅外光譜圖與和田玉粉末紅外光譜圖(其中紅色譜線為檢測樣品紅外光譜圖,藍色譜線為和田玉粉末紅外光譜圖)

    將該原石切割開之后,真相出現了(圖6)。玉石內部遍布棉點、綹裂、雜亂分布的暗色包裹體,樣品表面可見一層厚度約為50μm的附著物(圖7)。

    圖片

    圖6 樣品切割后的剖面圖

    圖片

    圖7 樣品表面的膜層厚度約為50μm

    這是一塊較為典型的“做皮”和田玉子料,做假者在一塊品質較差的和田玉子料表面選取最好的位置做好標記,然后使用和田玉粉末與環氧樹脂的混合物涂抹在整個玉石表面,待其完全凝固且呈現出與天然和田玉子料皮殼特征相似外觀的時候,最后在標記好的部位“開窗”。憑借豐富“經驗”的買家,如果粗心大意當“賭石”購買的話,很容易上當受騙。

    不法商家絞盡腦汁嘗試新的做假方法,市場上各種造假騙術層出不窮,希望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貴重珠寶玉石首飾前盡量索要權威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盡可能的避免因判斷失誤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感謝阿郎玉雕工作室在本文撰寫過程中提供的支持。


    珠寶國檢集團蘇州實驗室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南石皮弄5號4樓

    業務咨詢電話:0512-67704001


    撰稿人:郝韻、張勇

    圖片:茹仟禧

    供稿單位:珠寶國檢集團蘇州實驗室

    微信 微博 抖音 APP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網
    珠寶國檢
    珠寶國檢
    珠寶國檢(APP)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

    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3区,青丝影院在线观看入口视频,yellow中文资源在线观看,成全视频观看免费高清第6季下载